父女迷情與重拾溫馨親情 關於奇士勞斯基電影《十誡》之第四誡

分享這篇文章:

 

奇士勞斯基的第四誡:父女迷情 

這是電影導演奇士勞斯基《十誡》系列的第四個故事。

年輕的安卡,是個戲劇系學生,她與同年齡的男同學演不好感情戲,卻在父執輩敎師的指導下,有所領悟與進步,因此安卡對年齡較長的人有著一種好感。

安卡的父親麥可因公外出,在上飛機之前特意吩咐安卡至抽屜拿取未付淸的帳單。但父親的桌上有一個黃色信封,上面寫著:「在我死後才能拆開」。

*劇照來源:網路

安卡以前就注意到那個信封,這次好奇心驅使她剪開了那封信,原來裡面是母親的遺物和一個白色信封,她模仿白色信封上母親的筆跡,寫了一封信。

當麥可歸來,安卡在迎接父親下飛機時,唸著那封假信給父親聽:「親愛的女兒,我有個很重要的事吿訴妳,麥可不是你親生父親…」,父親立即賞她一個耳光。

安卡質問父親為何不吿訴她過去的事情,父親則反問她為何擅自拆信,她說:「是你要我這麼做的!」她認為自己有足夠的理由這麼說,不然那封信為何一直放在桌上。父親只是低頭不語。

安卡開始傾訴其對父親的戀慕,而父親的一位朋友亞當卻恰好來到,打斷他們父女倆的談話。

第二天早晨,安卡發現父親拎著袋子要出門,看著父親走出大門的背影,她以為父親要出走,急忙追了過去,懺悔說:「我說了謊,捏造了那封信,爸爸!那封信到底說了什麼?」

「我不知道。」

「你去那裡?」

「去買牛奶。」

回家後父女倆默默地把那封信燒了,觀眾只看到信的一角:「親愛的女兒,我要吿訴妳,麥可…」。

*劇照來源:網路

「知易行難」的誡命?

上面這個電影故事是虛構的,奇士勞斯基說:「劇中人物與觀衆一樣不知道信的內容,而觀衆與我一樣也不知道信的內容,我眞的不在乎這封信是否存在,或裡面寫些什麼。」

或許,奇士勞斯基已洞察到傳統社會的家庭倫理觀朝向崩解的趨勢,我想他所關注的應該是:在今日錯綜複雜的社會處境裡,到底最重要的核心價值是甚麼?

這個杜撰的故事也吿訴我們:人性深層的複雜面。安卡與父親麥可相依為命,照理說應是父女情深,卻變成了「父女迷情」,安卡一定知道尊敬父母是理所當然的,只是她心裡似乎有某種未滿足的渴望,投射到父親身上,就成為一種戀父情結。

家庭,原是建立我們最深層情感的堡壘。然而,似乎大多數的人是經歷「家庭會傷人」情境中長大。不佳的家庭成長經驗,經常種下了我們內在最深層的不安全感。

最近有一次我參與教會姊妹小組的讀書會,當大家分享「憤怒」對自己與他人的影響,幾乎有八成的人,都提到從小在家庭中因為父母在言語與行為上的暴怒所導致的影響。

世上有許多父母,其實不懂得應該如何做父母。大多數人都是從上一代父母傳襲了好與不好的經驗。而那經驗又大大影響了下一代。

2018年11月初台北發生一件慘案,一位二十一歲的年輕媽媽,只顧工作與同居男友,竟然疏於照顧兩歲兒子,導致孩子在廁所裡活活餓死。令人驚訝的是,這位連續兩次未婚生子的母親,面對兒子的死亡竟然是一臉冷漠與無感。在記者訪查下,這位年輕女子的原生家庭也是有問題的。

在現今道德、價值觀崩解的社會,杜撰的故事有時也可能成眞,甚至充斥著許多駭人聽聞的家庭悲劇。在2018年10月,中壢發生了一件逆子弒母的慘案,一位有毒癮的男子與母親爭吵,竟用菜刀砍殺母親,並將頭顱斬下,從住家十二樓丟到社區中庭,引起民眾的公憤。

現代社會裡,人們的生活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變化。比如因為醫療進步,拉高人口平均存活年齡,不僅許多中壯年人們必須一肩挑起同時照顧父母與兒女的責任,有許多從職場退休的老人也必須照顧更年邁的父母。現代人的身心狀況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與壓力。

或許,是這樣的社會處境,使得原本放之四海皆準的道德倫理變得「知易行難」起來。

我曾經從事二十多年的學生工作,有次我和一群年輕人對話:「我們知道孝順父母是理所當然的,聖經的教導也是要我們如此做,可是憑良心說,我們有誰可以說他眞的做到孝順父母?」這個問題迎來大家的沈默。

我們與父母之間,往往有一種「愛恨情仇」。我認識一位學生,他父親常酗酒,會毆打他母親,因此他對父親有著很深的恨意;另一位女生是個「個性女子」,則是用叛逆語言來爭取家庭地位與自由,她總是稱自己的父親是「我家老頭」。

瞭解和接納的重要性

隨著年齡和人生閱歷的增加,我也才開始瞭解我的父母。

我父親在人生的最後階段,經常在醫院的急診室與病房度過,曾有幾次在死亡間徘徊。每當陪侍在父親的病床邊,想起小時候與父親相處的許多時光。離鄉背井的父親,孤身一人來到台灣,他總是以我們的學業成績為榮,每當朋友來家裡,父親總忙不迭地拿出我們的成績單、作文簿等向他的朋友炫耀一番。

記得大概是小學五年級,有一次放學後遇到父親,他說要騎腳踏車載我回家,那時我們已搬到石牌,而學校仍在士林,平常放學後我是搭公車回家的。那次坐在父親身後,看著他寬大的肩膀,聽到他吃力踩踏腳踏車的喘息聲,就深感父親所承擔的重量。每當想起父親那一次載我回家的情景,總讓我深深懷念他。

然而當年少不更事的我,常認為父親只會養我,卻不瞭解我,也沒有教導我很多事情;當我感到前途迷惘時,父親也沒有能力指點迷津;每當遇到挫折,也只能往肚裡呑,而無法向父母傾訴。

現在想來,身為一介小人物的父親,當時他所面對的生活困境,忍辱負重的奮鬥過程,他的重擔和心事,我又何曾瞭解!

在思念父親的同時,其實非常感謝他所給予我的成長空間,他從不干涉我所做的任何決定,使我學會獨立思考與為自己負責的能力。當我不再以自我為中心,去看父親的時候,才發現父親對我的愛。他縱使不能事事令我滿意,仍然是值得我尊敬的父親。我好想念父親的拿手菜,比如香噴噴的雞蛋炒螃蟹,已經成為我心中獨一無二的滋味!

這種自我回顧的成長經驗,或許對這個時代的年輕人也是十分不容易的。因為社會雖進步,傳統家庭的美德和倫理,已被棄若敝屣。離婚率偏高的台灣,靑少年偏差問題節節增高,現代家庭的危機處處可見。

許多年輕人(也包括成年人)心中,有一種極深的飢渴,大多數來自家庭中父母親關愛的缺乏。這種情感的渴望很難彌補,除非找到一個眞正、永恆的愛的源頭。

回到原來愛的軌道

華人非常看重孝道,為了鼓勵盡孝,因此有俗語說:「天下無不是的父母」。基督教也非常看重孝順父母,上帝拯救以色列人作他的子民,頒布了要他們遵守的《十誡》,在舊約出埃及記二十章12節:「當孝敬父母,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神所賜的地上,得以長久。」這條誡命是放在十個誡命中的第五個順位,在它之前的四個誡命是談到人與神的關係,從第五條到第十條(不可殺人、不可姦淫、不可偷盜等)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。因此「孝順父母」,可說是一條承先啟後的誡命。從這裡可以看出一個順序:會先尊重上帝的人,才會尊重父母親,會尊重父母親,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。

根據第五誡,出埃及記二十一章15-17節,繼之提出反向的警告:「打父母的,必要把他治死!⋯⋯咒罵(毀謗或侮辱)父母的必要把他治死」。箴言書二十章20節也進一步形容說:「咒罵父母的,他的燈必滅,變為漆黑的黑暗!」從聖經的思想來說,那些會咒罵父母的人,表示他和神的關係先出了問題。

聖經為何那麼重視「孝順父母」?除了家庭的和諧,是一切人倫關係的基礎之外,更重要的是人內心裡的思想!願意孝順父母的,就是尊重神,因為父母對兒女的權柄是來自神。

新約聖經的福音書,有記載耶穌孝順父母的榜樣(路加福音第二章41-52節),耶穌在三十歲之後才出來傳道,是為了盡祂作為人子照顧父母的本分。耶穌在傳道過程中曾嚴厲指責那些「假冒為善」者,他們聲稱把原來要照顧父母的金錢作為聖殿的供獻後,就可豁免對父母應盡的責任(馬可福音七章9-13節)。

從聖經看,上帝創造我們,祂是一切權柄和愛的來源,聖經多處記載上帝就如同我們生身的父母般,悉心照顧祂的子民(如:申命記32章3-14、何西阿書11章1-11節),而父母的愛是從上帝的愛反射出來的。我們從父母而出,他們養育我們,當中的辛苦只有為人父母者才能體會,我們理當敬重和反哺。

我曾經陪伴的一位女學生,她曾經因為母親外遇與父親離異而非常痛苦。她在大學畢業後有一份很好的工作,有次我問她還怨不怨母親,她的回答令我訝異:「我現在只關心媽媽在那邊過得好不好,不!我不會怨她。」

我親眼目睹這位女孩從大一到大四,在耶穌基督的愛中成長,由一個缺乏愛與自信的人成長到羽翼豐滿,我知道她內心的深層飢渴,已被從上帝而來的愛的活水泉源所充滿與醫治,她不僅認識了人的有限和不完全,也從信仰的日漸茁壯中,有能力去接納犯錯的母親。因此,縱然有不良的父母,我們仍知道上帝在看顧我們一生的道路,祂以永遠不變的愛在照顧著我們。

「孝順父母亅這個誡命,在今日變得那麼不易實踐,大多是因為父母疏忽了為人父母之道,也有許多兒女不願受敎,這都是源於人們習慣以「自我」為中心,偏離了原來的軌道。這眞應和了聖經所說「這是個不重視親情、互相傷害」的時代!

然而,親子之間的「眞情」,仍是眾多缺乏真愛的人所羨慕的。

奇士勞斯基第四誡影片中的這對父女,最後一起燒了那封使他們之間關係變得曖昧的信,表示他們重新回到原點,去恢復父女間正常的關係。

那什麼是我們原來的軌道呢?即是我們願意接納人的有限和不完全,並願意回到尊重上帝這個起始點:作父母的,從中瞭解自己的責任和託付、按眞理去敎導兒女;作兒女的,則學習如何去尊重父母、愛父母。當人們願意眞心回到上帝的面前,遵守祂的誡命而行的時候,才能重拾親子間的溫馨眞情,重建和諧的社會。

擁有健全的家庭才能有健全的社會,這是無法推翻的普世價值。這也是當今我們失序的社會急需重建的重大目標,而這個比政治人物高喊的「拼經濟」課題更為嚴肅與重要!

 

作者:程亦君       寫於2018.11.30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
分享這篇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