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家創作中救贖觀的歧異 高行健《一個人的聖經》與托爾斯泰《復活》之比較

分享這篇文章:

 

 

「詩,是不凋的花朵,

但,必須植根於生活的土壤裡;

詩,是一隻能言鳥,

要能唱出永遠活在人們心裡的聲音。」

這是早逝詩人楊喚的詩作,道盡文學創作的根本與價值。作家與生活的土壤不能分割的,對一個基督徒創作者而言,生活的土壤中最重要的養分是「信仰」。

無神論的現代作家高行建的小說「一個人的聖經」,與十九世紀俄國基督徒作家托爾斯泰的小說「復活」,恰好有著相同的文學表現元素,可探討非基督徒作家與基督徒作家,如何運用相同元素,卻表達出全然不同的人生觀。「信仰」是他們創作觀的歧異點。

高行建《一個人的聖經》故事

 高行建《一個人的聖經》的故事,主要是敘述「某個人」從文化大革命覺醒。深刻地揭示政治所帶來的災難,如何像瘟疫一樣橫行,而人們居然在其中不知不覺地被改造而失去善良本性。作者以特殊的敘事手法:僅以「你」(現在)與「他」(過去)兩個人稱,來呈現時空交錯的敘述結構。

高行建是以《靈山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,《靈山》是以我、你、他的三重敘事結構,據說在《一個人的聖經》中,作者認為「我」的人稱,被殘酷的現實扼殺了,只剩下此時此地的「你」與彼時彼地的「他」,這是一種表達現實與記憶,生存與歷史,意識與書寫的特殊筆法。

《一個人的聖經》小說中,也以主角的現在的「你」,「你」與一位女人馬格麗特的性愛、糾結的情感,勾起過往內心深處的沈重故事與記憶,寫出文化大革命時期人性的殘忍與荒謬,在每一段不堪回首的事跡中,也糾結著主角與過往其他人物的故事,充滿敘事的層次感。

對基督徒創作者而言,最重要的養分是「信仰」

托爾斯泰《復活》的故事

描述一個貴族從純潔到墮落而贖罪、心靈復活的故事。故事的發展是從一個女人馬斯洛發被關進監牢,被起訴審判的過程,男主角聶黑流道夫公爵,從參與法庭陪審中,發現將這個不幸的女人一步一步地推進墮弱的深淵,竟是自己起初的「惡」心,他個人的良心意識逐漸覺醒,進而發現整個社會權力階層的不義和罪惡。

(1)兩位作家對人性之善、惡與「救贖」的看法

在《復活》的故事裡,有一位人內心的鑑察者,那是自己的良心,也是來自天上的。托爾斯泰闡釋:對於自己的罪心與罪行,人首先無法逃避自己的良心,繼之是要面對上帝公義的審判。當主角聶黑流道夫公爵與馬斯洛發在法庭中不期而遇,剛開始他怕暴露自己,不久後他就感到自己的良心和實際生活間有著衝突,發現自己內在所隱藏的「惡」,使他清醒過來,他開始呼求上帝而走上一段贖罪的過程。在這段更新的過程中,不時有個「誘惑者」在他心中攪擾,使他充滿掙扎。此點反映托爾斯泰對善惡的觀點,每個人身上都有「兩個人」,一個是「精神的人」,專門尋求對自己和別人的幸福;另一個是「動物的人」,為貪圖自己的幸福,可以犧牲全世界的幸福。「精神的人」是與上帝聯繫的,「動物的人」則與魔鬼在一起。當聶黑流道夫發現自己內心之惡時,魔鬼的聲音在他靈魂裡說:「又不是只有你一個人這樣!」當他禱告,祈求上帝幫助時,他感到上帝的存在,就感到善的全部威力,從此走上遷惡從善的道路,直到全人心靈的復活,最後他在福音書的啟示下體認出:要達到道德的完善,就必須遵照耶穌的教訓,以愛抗惡。

依照托爾斯泰的觀點,罪惡要根除,在於個人意識與心靈的復活,如此才能消除社會集體的罪惡。換句話說,不是社會影響個人,而是個人影響社會,社會是否美好在於個人的道德。

透過《復活》一書,托爾斯泰表達一個人對「罪惡」的醒覺,是從信仰而來;在此點上,高行建的《一個人的聖經》則認為一個人之所以能夠省視自己,是因為他抽離了「過去」的時空,才能心境平和地來看過去,高行健認為一個「沒有主義」的人才能成為一個「清醒的旁觀者」。

另方面,面對整體社會的罪惡,高先生的觀點對比托爾斯泰,顯然是一種「宿命」的個人主義,他寫說:「這是一個沒有戰場,卻處處是敵人;處處設防卻無法防衛的時代」,他認為沒有一個人是「救世主」,自己只能拯救自己,每個人都應以好好的「活在當下」,作為個人的自我救贖。

就這觀點,高先生忽略了一件事:小說主角「那個人」,在第三人稱「他」的回憶敘述中,受到整個文革鬼魅的影響,也曾經參與那場荒謬的人性殺戮戰場,那個「他」如何能夠客觀地抽離「過去」,而獨立安詳生存於「現在」的「你」?高先生在書中缺乏陳述參與社會群體之惡中,個人所當負的責任。

在《一個人的聖經》書中,表達文學之為用,是成為亂世中個人的救贖,乍看之下很合理,至少作者盡到知識份子的本分。但若救贖只能是「個人」式的,是否只有那些「夠幸運」的人,才能自己拯救自己?如果人心中沒有一個放之四海皆準的「善」尺度,我們也將無從發現人類的「罪惡」到底是什麼,更遑論能從個人的自覺中找到「救贖」之道。其實,光靠「文學」,是不能成為個人的救贖的,君不見一些天才作家,到最後竟然都尋求「自殺」作為一種解脫嗎?

(2) 兩位作家對「性」的看法

《復活》與《一個人的聖經》兩書中,都使用「性」作為一種文學的「隱喻」與「象徵」手法,高行健用「性」聯繫了主角的「過去」與「現在」,他用與女性之間的「性」關係來表達自我內在意識的甦醒,卻無顧男女之間深刻的性關係所要負的道德責任,「性」在他筆下只是一種文學表達的工具;相反的,托爾斯泰筆下的「性」,卻「象徵」著過去的「沈淪」,是包含著道德議題,主角聶黑流道夫公爵對馬斯洛發的始亂終棄,是導致馬斯洛發墮落的真正原因。

此點上,可看出「信仰」的確影響著作家的道德觀。雖然作家道德觀的強烈與否並不影響作品的藝術價值,但是所寫出來的作品是否能提昇人性的真善美,我認為的確是有影響的。

「信仰觀」對創作的影響

「文學」反映人生,文學的力量對社會人群有著深遠的影響,比較中國和西方,這兩大文學系統發展的精神面貌大不相同。西方的文學藝術發展,都奠基於基督教信仰之上,含有強烈的道德與對永恆的議題,而華人傳統文學裡並沒有一個正視人生的宗教觀,不是迷信就是避世,或是士大夫文人的個人享受主義。二十世紀「五四」運動以後,受西方基督教文學的影響,文學創作開始走向揭露黑暗、諷刺社會、維護人的尊嚴的人道主義文學,但是宗教感的缺乏仍是中國文學之內涵不夠深刻的原因,撰寫「中國現代小說史」夏志清先生,曾一針見血說:「現代中國文學之膚淺,歸根究底說來,實由於其對『原罪』之說,或者闡釋罪惡的其他宗教論說,不感興趣,無意認識。」

閱讀高行建先生的作品《一個人的聖經》,使我想起夏志清先生的觀點,在近代華人作家中,以高行建先生的文學成就,其小說藝術與語言技巧無疑是高超的,但仍脫離不了夏志清先生對中國現代小說的觀點:缺乏一個正視人生道德議題的宗教信仰,或許對一個追求純藝術表現的作家而言,高行建先生無意在作品中提供一種「救贖」之道,因為他認為「沒為信仰」就是他的「信仰」。

由於基督教信仰的經典——聖經,本身就是一部偉大的文學作品,充滿了詩歌、散文、小說的體裁,上帝選擇了那些具有深邃的文學心靈與技巧的人,來記錄與表達祂在歷史中的作為,故上帝的行動和話語,能在人類歷史滾滾的濤浪中,持續深入人心,傳頌久遠。

許多西方的文學、藝術作品,莫不奠基於聖經敘事的信仰觀,莫不在正視人性的黑暗面,而提出良善的救贖之道(但它們都不是以「說教」方式來達成信仰的道德意涵)。

基督徒創作者的使命

以上藉兩部小說的內涵比較,來呈現創作者的信仰如何影響其作品的表現。文學反映人生,文學力量對社會人群有著深遠的影響,雖然文學家不是純為「說教」而創作,但一部好的文學作品必然是要提昇人類的靈性,驅使人注目「真、善、美」。

文學的功用也在於描寫和抒發人性與生活,而基督徒與非基督徒在創作上有何不同?依照《沙塵上的手跡》作者卡爾德(Michael Card)所言:創作是基督徒對上帝敬拜的回應。這是我認為基督徒與一般的創作者最主要的不同點,而對共通人性的解讀:如貪心、慾望、悲憫等,相較於其他信仰與無信仰者,基督教提供明確的人生觀,對於人性的出路有幾個基本看法:生命的目的(人的由來)、人的罪、人的救贖等,這也是人性趨善趨惡的根源問題。

作為一個基督徒的創作者,我們的使命,就是透過創作提供人們有關生命的解答、盼望與出路,使人能認識耶穌基督是真正的「救贖者」。

 

本文曾刊載於台灣基督教長老會《台灣教會公報》2996期

作者:程亦君        於2018.2月1日修改

 

 

 


分享這篇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