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中年」是一段深沈的旅程
拜現代音響科技之賜,早期大大的黑色唱盤已成為我家的古董,搬家的時候,仍捨不得丟棄。那大黑色唱盤上的唱針,一圈圈的轉,轉出黃梅調、鄧麗君,和屬於我們的那個年代所愛的西洋歌曲(在當時的我們是不屑聽國語歌的,一直到校園民歌的出現);一直想不懂到底那大黑唱盤為何唱針一圈圈的轉,就可以發出美妙的聲音,沒想到隨著時光的流逝,有了更先進的DVD、以及現在的網路串流音樂。曾有一次看「老鷹」合唱團重新復出後所錄唱的DVD,仍舊是記憶中大黑唱盤轉出的那些老歌,忍不住熱淚盈眶。在科技的進步中開始懷舊,表示我們的人生已進入另一個階段。
孔子說:「四十而不惑。」對複雜生活的現代人而言,恐怕年過四十,是更加地疑惑,會開始自問:過去我累積了什麼?將來我可以作什麼?記得在四十歲時,有次外子的一句話幾乎擊倒我,他認為我越來越不能享受獨處,一直想往外跑。為了瞭解自己這種在他眼中有點怪的現象,那時終於拿起一本放在書架上數年未讀的一本書:《中年婦女的危機》,企圖瞭解自己一番。
拜醫藥科技與文化之賜,人的壽命延長了,「中年」是前所未有的現象,大多發生於35歲至四十歲,(《中年婦女的危機》p.13、57)。書中所界定的「中年危機」是「期望與現實相抵觸」,內心開始出現深刻的孤單,會開始思考:我是誰?我要往哪裡去?
看了這本書,我也解開了自己母親為何在中年時會離家出走的原因,婚姻與家庭生活的沈悶、枯燥、經濟上的挫折,使她心力枯竭而選擇逃避。
「中年經歷的變動,無法測定它什麼時候來到,這些變動可能成為成長,也可能讓生活走反方向。有些婦女能夠應付大的壓力,除了因為她們分派給每件難處的價值不同外,也因為她們內在的價值和安全感發揮了一些功效。這時要思考值得自己去努力的是什麼?我的價值是什麼?」(p105-106)
「婦女內心有許多不曾歇息的鐘,隨著時間運轉,警鈴會在生命各階段鳴響,婦女的發展與這些時鐘有密切的關係。…不同的生命進度表——生命之鐘(遺傳、年齡、文化、家庭、事業、上帝、變動與生命鐘)」(第十四章「追上生命之鐘」)
好像上帝在我們的生命中設立了一個生理時鐘,時間一到會鳴聲作響。我也發現自己身上也有一些有趣的改變,過去不敢嘗試的事,現在敢於去嘗試,比如「染髮」,不是因為白頭髮的出現,而只是想要有一種「不一樣」的感覺。
那時,發現「中年」的我,更有著一種前所未有的求知慾,不僅是積極地閱讀自己喜歡的書,工作環境上也在學習不斷推陳出新的新玩意,以電腦為例,學會了使用文書系統、學會了上BBS、E-mail、之後又流行MSN,現在則是臉書。而我也在當時任職的機構,開始學習「活力小點」(Power point)。學習、學習,新一代年輕人以為很自然就學會的事,我們這一代的人為了適應時代,是不停地追、追、追,常得向他們不恥下問呢!
「中年」也像一道「深水井」,有時要挖得夠深,才足以看見自己。可說是一個能以開始自省的年齡。在婚姻的生活中,有時面對自己「原生家庭」造就的我,會感到幾許的「面目可憎」。體會所謂的「哀樂中年」。
《婦女的中年危機》此書中說到基督徒也不能倖免於這種現象,但與上帝的關係會帶來穩定性與洞察力。
某一天,我獨自在家,靜靜地面對自己,感於心中的思緒,寫下一首短詩,題目訂為「中年的怪獸」:
中年的怪獸(人到中年,有幾多愁)
冷不防地,中年的怪獸向我襲來,
牠衝撞身影,竟帶著幾分熟悉,
牠曾經靜靜地躺在渾沌的水底,
安於看來平靜無波的海面。
冷不防地,中年的怪獸向我襲來,
充滿怨懟,狂烈地嘶吼,
我覺得深深地悲哀。
這是一首至今尚未完成的詩,因為整個內在的生命尚在重整的過程中,不知哪一天會心血來潮,使我完成這首詩所想表達的整個自省與成長的意涵。
「中年以後,時間具有不同的意義,我們知道它有限,更知道它對我們的重要性。重新思考生命的價值、和它的優先順序,是中年期最重要的責任。」(p.187)
年過四十之後,會有一種對時間的急迫感,彷彿五十歲就將臨到眼前,會使我們非常珍惜每天的時間,積極地想完成一些想做的事情。
我那通情達理的外子,也曾常以他年邁的母親為例勸勉我:想做什麼就趁著現在趕快去做,免得年老的時候做不了。因我婆婆雖然一向胸懷大志,常說想做這個、想做那個,然而後來逐漸邁入八、九十歲的她,病痛纏身,寫字、讀書、遊玩都沒力氣,遑論要完成多年埋藏在心中的夢想了。因此,在四十歲時我曾擬定一個短程計畫,關於自己的進修、寫作、工作、運動,並持續與我的三、五好友定期的讀書會,享受彼此心靈激盪的快樂。
「當外在有了改變(青春不在),最重要的仍是自我內在的價值」(p.127)
「中年時的重新評價、價值觀和優先次序的重整,能促使人生命綻放產生良機。這時的成功就決定在於:強調的是自己的資產還是債務上。促使中年綻放的力量:更有經驗是屬於統馭的一代、果斷、生活經驗、經歷中年危機的重新評價期、已學會放手並找到成長新方向、綜合能力也提高。」(第十八章「綻放的中年」)
期待自己在時間的過程中,從「哀」的體認中,更緊密的與上帝同行,深信祂能一步步地引導我,走向內在更新的「喜樂之路」,更得以享受生命的豐富。
我總結書中最後所提到關於中年的「綻放」,該有的態度與行動(p.234-247):
(1)作夢;
(2)認識自己的恩賜才能;
(3)設定目標;
(4)冒險;
(5)讀書;
(6)身體健康;
(7)友情的聯繫
「綻放」是一種選擇,它需要勇氣,它包含了冒險(走出自我的框框和走向嶄新生命之機會的探險),也許在當中會經歷更深的挑戰或更艱難的道路,以及仍有許多無法預料的事情,但想要繼續往前探險,總要有個選擇。
作者:程亦君 2018.4 月修訂
《中年的婦女危機》——
作者:康維(Jim & Sally Conway)夫婦
翻譯:俞一蓁
出版者:雅歌出版社